资源库建设方案
一、建设目的
(一)、收集、整理、积累教学资源
收集整理积累教师自己开发设计或搜索到的教学设计、教学课件、教学案例反思、试题试卷、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。
(二)、在学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
在本校内,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,搭建资源共享平台,为师生提供全面、系统、形式多样、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服务。
二、建设要求
资源是整个资源库建设的核心,资源设置将符合“面向全体、方便、高效、实用”要求,按照“分学科、分年级”的建设原则进行建设。
科目主要包括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科学、体育、美术、音乐、信息技术、思品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。
(一)、资源的获取途径
1.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、整理的优质资源。
2.一线教师自己设计开发的优质资源。
(二)、资源库分类
1.日常教学资源:按照分学科、分年级、上下册、各单元为基线,收集整理满足日常课的教学资源(含:单元教案、教学设计、课件、教学反思、导学案、集体备课、试题试卷等)。
2.精品课教学资源:按照年级来设定精品课文件夹,专门收录本年级的经典课例,以单个文件夹的形成呈现。文件夹内含:教学设计、多媒体课件、学习材料、教学反思、教学视频等)。用于以后老师们执教公开课时提供参考。
3.资源库建设时间
本次校园资源库的建设期望通过一年时间来初步形成学科全面、类型齐全的局面,再通过两至三年努力逐步完善起内容完整、运用科学、方便实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,从而帮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,提升师生信息素养。
三、资源分类
1、教学资源:主要是把优质教案、课件、图片、远程资源进行整理、整合、存储与共享。
2、应用资源:主要对学校的照片、教学视频、常用软件、远程研修、教参光盘等资源进行发布与共享
四、资源库建设流程
基本流程及责任要求:
1.由备课组长负责“日常教学资源”的收集与整理,注重筛选与校对。
2.由教研组长负责收集、整理“精品课教学资源”,确保资源的可参考价值。
3.学校成立“资源库建设”领导与工作小组,实施管理与考核,确保资源的“质”与“量”。
4.教育技术室人员负责将筛选整理后的资源上传信息共享平台,并做好权限分配及后续的日常使用维护工作。 |